第(1/3)页 长欢知晓自己看人不准,也没逞强,只是细细嘱咐他。 “那可千万要买两个能干的,不要怕花银子。” 说着就要给他拿银子,俞无忧轻轻拍拍她的手,“不用。 你和无病他们去吃个馄饨,我一会儿就来。 你在家里不是还和我说想吃镇上的馄饨了吗?” 长欢哎了一声,笑嘻嘻带着弟弟们离开。 俞无忧站在原地,望着长欢和无虑无病的背影,眼中满是温柔和笑意。 见三人都有些蹦蹦跳跳,这才转身,向镇上的牙行走去。 转身瞬间,眼尖的看见一片衣角,在自己身后一闪而过。 他嘴角无声绽放出个笑意来。 京城中那些人,还真是煞费苦心,都到如今了,还找人看着他呢。 身后之人,也不知是皇帝的人,还是那位三皇子的。 但不管是谁的,都无济于事。 牙行里,人来人往,各种买卖应有尽有。 俞无忧走到一处角落,找到了一位熟识的牙人。 “俞公子,您今日怎么有空来牙行?”牙人看见俞无忧,热情地打招呼。 “我想来买两个书童。”俞无忧直接道明来意。 “书童?”牙人微微一愣,随即笑,“这可真是巧了,我这正好有两个合适的。” 牙人说着,便领着俞无忧去看那两个书童。 两人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模样清秀,看着就机灵。 俞无忧问了他们几个问题,见他们回答得井井有条,心中满意。 他转头便问对牙人:“就是他们了,多少银子?” 牙人伸出两根手指,“十二两一个,若您诚心要,二十两,两个一并卖给您。” 俞无忧点头,从袖中拿出一张银票递给牙人,“剩下的,你替他们置办些衣物和日常用品。” 牙人迅速接过银票装进衣袖中,连声道谢。 “那您到牙行大厅稍作片刻,我这就带他们去置办。” 俞无忧带着两个书童回到馄饨摊,长欢和孩子们已经吃完,正等着他。 看见他带了人来,长欢连忙站起来迎上去。 “怎么样?”长欢关切地问。 “买到了,就是他们,青竹和青松。”俞无忧指着身后的两个书童道。 长欢打量了他们一眼,见他们模样周正,眼中也有灵光,心中便满意了。 她笑着对两个书童道:“以后你们就跟着我家无虑无病,好好照顾他们,知道吗?” 两个书童连忙点头应是。 长欢又嘱咐了他们几句,便带着他们一起回家去。 回去的路上,她还特意去买了些笔墨纸砚和书本,以及读书要用到的箱笼。 马车上,无病无虑追问二人一些问题,两个少年都能对答如流。 长欢听着,心中欢喜,有了这两个书童的照顾,无虑无病在书院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加舒心。 而她,也能更加安心地在家中操持家务,不用心中总挂念着两个孩子。 晚上,俞父回来,看到无忧买的东西,还有家里忽然多出来的两个人,他愣了一下,“无忧,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给两个孩子上学用。” 无忧笑着解释。 “上学?” 俞父惊讶,“无虑和无病才七岁,这么小就要去书院上学了吗?” “嗯,他们启蒙比较早,现在可以去上学了。”无忧点头。 “那行,你们看着办吧。”俞父也没多说什么。 他本来就不是那种喜欢管孩子的人。 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他就支持。 倒是俞母…… 有些不大正常。 她先是眼睛亮到惊人的盯着俞无忧看了几眼,那眼神叫长欢看着,竟是有些贪婪和恶心。 不像一个母亲看孩子,反而是饿狼看见肉。 长欢的眉头忍不住蹙起来。 而俞母无所知,收起看俞无忧的目光,随即活泼不已,转头就对二人做鬼脸,“哎哟哎哟,是谁家的小娃,七岁就要去书院,真可怜哟~也不晓得谁那么狠心哟~~” 俞无病敏锐不适的躲过她伸过来的手,撇撇嘴,懒得理她,转头进灶房去帮长欢做饭。 倒是俞无虑,一本正经和她解释,“正因我和无病年岁小,才更应该多读书,明事理。 嫂子和哥哥是为我们着想,也是我和无病的意愿。” 俞母一噎,嘟囔一句,“我就是觉得你们现在太小,读书有些辛苦。” 俞无虑摇摇头,认真地看着她,“读书不辛苦,反而是最快乐的事情。 每当读到新的知识,我就感觉自己的世界又开阔了一些。” 俞母被他说得有些难堪,冷哼一声,“你们小孩子懂什么啊。 不过,既然你们愿意,那就去吧。” 俞无虑点点头,甜甜地笑道:“我们愿意的。” 长欢抬着菜正好出来,听到俞母和无虑的对话,心中咯噔一下。 【到是我自作主张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