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公寓里。 许青舟站在窗边,寒风从窗户缝隙里钻过来,吹到脸上,让人精神一振。 他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太阳穴,放松高强度用脑留下的疲惫。 YO(氧化钇)纳米掺杂真要说起来并不算复杂,不少课题组都在实验中使用过这种方法。 需要先考虑钉扎势理论,求解磁通线运动方程,预测临界电流密度,在此之后涉及相场模拟,蒙特卡洛模拟等等。 都是些熟悉的手段,这部分内容不算难,他仅仅用一天就搞定了。 接下来到钉扎参数预计算部分,得确定需要输入多少YO颗粒。另外,还需要进行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等这些全部都搞定过后,真正难啃的骨头就来了。 把YO纳米掺杂和他们的无衬底铌锡(NbSn)薄膜结合,并且还能提升性能,是个技术活。 最起码,他现在没啥好办法。 “喵~” 二喵灵活地跃到桌面,扫着尾巴朝电脑键盘蹦过去,好在许青舟眼疾手快,一把将这傻猫薅起来。 显然,二喵把电脑当成电热毯了。 他合上电脑,慢悠悠地去沙发坐会儿,准备瞅瞅数学界最近怎么样。 别说,虽然距离数论研讨会已经过去一个月,可数学界仍然很热闹,像霍尔恩说的那样,数学界掀起了超对称函数理论的研究热潮。 大家都想做第一位吃螃蟹的人,找出许青舟口中颠覆性的数学工具,在数学史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 目前鲜明的形成三个派别。 一派强烈支持他的观点,甚至有些狂热,称找到了为之一生奋斗的目标。 哈佛,MIT,普林斯顿等等都有数学家成立了相应的课题组,准备在这一途大展身手。 许青舟仰着身子抽过桌上的平板电脑,打开看了两个申请课题的报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