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在托卡马克装置上,夏国最新的EAST,实现了1066秒,这是现在的世界纪录。 同类型里,韩国的KSTAR今年4月首次实现在 1亿℃下维持48秒,计划一年后挑战300秒。 欧洲,即便是JET,长时间运行温度普遍低于EAST,而其他多数装置难以突破100秒。 所以,许青舟他们将目标定在千秒级运行,一旦成功,基本可以超越世界90%的同类型项目。 仿星器都已经实现30分钟稳定运行了,但托卡马克还在秒级挣扎,是不是显得很拉跨? 当然不是。 这属于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 简单点说,托卡马克是“短跑冠军”,适合快速验证高温聚变物理,技术成熟但难以连续发电。 仿星器是“马拉松选手”,能解决商业化核心瓶颈——稳态运行,但需突破三维磁场的精密制造难题,成本居高不下。 双方都有显著的痛点。 可以说,眼下,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最终路径尚未定型。 这也是德国即便是交换自己仿星器技术也要拿到他们的超导薄膜的原因。 技术之争的关键时刻,仿星器需要有新的突破,高性能超导薄膜是突破的契机。 相同的,他们进度能这么顺利,也得益于通过超导薄膜的授权,换取到了不少先进的技术。 比如夏国EAST的等离子体加热技术,欧洲JET(联合环)的偏滤器材料技术。 能够取长补短,集百家之长。 傍晚6点半。 “我回来了。” 宋瑶拎着一堆东西进屋,把东西放桌上,长长吐了口气。她现在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有了老公之后,自己好像真就变成弱女子了。 换作是高中的时候,这点东西,提着走两条街都不带喘气的。 有了男人,果然容易堕落。 毕竟,所有的力气活都是许青舟在做。 “咦,人呢?” 客厅没人,只有二喵趴在沙发上,昏昏欲睡。 宋瑶把买的水果拿出来,洗好端上楼。 书房里,许青舟眉头紧蹙,笔尖轻轻点着,她踩着拖鞋走过去。 许青舟注意到女孩进来,笑着问:“这么早回来了,不是说要去看电影吗?” “没啥好看的电影。” 宋瑶把果盘放在桌上,从后面抱住许青舟,插了一块苹果喂到许青舟嘴里,“吃晚饭没?” 许青舟停笔,享受着女孩的投喂,点头说:“吃了面条。” “你不是说今天休息,不看数据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