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仅仅带三百兵的参将,纵观整个明军恐怕也屈指可数。” 林十三笑道:“三百人虽少,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终有一天,三百人会变成数千,上万。纵横辽东,铁骑驰骋。” 李成梁高喊一声:“众袍泽听令,下马,列队,拜见钦差林传奉。” 这三百险山骑兵果然训练有素。勒马,下马,列队不过须臾功夫。 林十三走到一名骑兵面前,问:“吃得饱嘛?” 骑兵答:“回钦差,吃得饱。” 林十三又问:“一天供应多少粮?” 骑兵答:“两斤粮、半斤肉、半升酒、果蔬若干。” 林十三惊讶万分:“你是几品武官?” 骑兵答:“回林传奉,属下不成器,只是个普通军士,没有品级。” 林十三转头问李成梁:“李将军,我这一路走来,辽东的边军都在吃糠咽菜。怎么你这里连士兵的日常供给都如此丰富?” “有肉、有菜还有酒?” 李成梁微微一笑:“嘿嘿,带兵的人要是连给手下解决饮食供给的本事都没有,那就该滚回家抱孩子去啦。” 林十三问:“参政衙门没拖延险山的粮饷?” 李成梁叹了声:“他娘的,月月拖延、克扣。末将要是指着参政衙门的粮饷,麾下的人马全得饿成皮包骨,恐怕马都上不去。” 林十三来了兴趣:“哦?那你是如何解决补给的?” 李成梁卖起了关子:“这个嘛,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我为钦差摆下了接风宴,咱们边吃边说。” 林十三和孙越跟着李成梁进了伙房。 伙头兵正架着炭火烤一头羊。 三人坐定。 林十三好奇的问:“李将军,你到底是如何解决粮草供给的?” 李成梁侃侃而谈:“辽东这鬼地方产粮不高。坏的时候一亩地只能产二三十斤粮食。” “参政衙门分配给险山千户所的军田,又都是贫瘠的荒地。一镐头下去刨出来的全是石子儿。” “要不动动脑子。别说练什么骑兵精锐了。弟兄们饿都饿死了!” “我们只能自给自足,自筹粮饷。所有袍泽自我开始端正态度,放下边军精锐的架子,只当我们是什么呐?” “只当我们是啸聚山林的山大王。那是什么活法?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 林十三听的冷汗直流:“慢着。你该不是纵兵为匪,抢劫来往客商了吧?” 李成梁嘿嘿一笑:“哪儿能呐。咱老李再怎么操蛋,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武将,不能干打家劫舍的土匪营生。” “我从这瘠薄地方弄钱弄粮贴补弟兄们,总共有三个法子。” “第一个法子,险山无主地多。我挑了八千亩肥沃可耕的好田,自划成了军屯田,平分给了弟兄们。” 林十三道:“三百人耕八千亩地?又没有耕牛。哪里还有功夫操练?” 李成梁道:“简单!让女真人来耕种。险山骑兵守卫地方,保大小三十几个建州女真部落的平安。他们总应该出点军费.” “我体谅他们穷。穷不要紧,力气总还有吧?那就给我们耕种军田便是。” 林十三问:“长工给地主扛活还要给点粮食。你分给女真人多少粮食?” 李成梁笑道:“一粒粮食不分。” 林十三惊讶:“啊?” 李成梁笑道:“不是我欺压建州女真。我欠建州女真的,几百年前宋徽宗、宋钦宗已经替我付过了!” 李成梁的理论听着很合理。 这家伙把欠女真人的帐都记在了金太宗完颜晟头上。 李成梁道:“女真人的老祖从咱汉家抢了多少金银财宝?宋朝公主都被活活曰破了谷道而死,太后都被他们当成了千人骑。” “让他们的子孙还咱们一点,这不是很合理嘛?” 孙越在一旁附和:“有道理!” 林十三问:“那第二个法子呢?” 李成梁道:“虽说朝廷有严格的封贡制度,严禁藩属国的商人私下来大明做生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