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不关心你是谁。"周明打断他,"如果没事的话,别打扰别人看盘。" 林晓婷脸上挂不住了:"周明!你什么态度!张浩他爸是上市公司老总,家里资产上千万!你那点小钱也好意思显摆?" 周明突然笑了:"林晓婷,上周五你和王志远在电影院亲嘴的照片,需要我拿出来给大家欣赏吗?" 林晓婷脸色刷白:"你...你胡说什么!" "7排12座和13座,"周明慢条斯理地说,"你穿粉色连衣裙,王志远穿湖人队球衣。需要我说更多细节吗?" 营业厅里爆发出一阵哄笑。金表男——张浩的脸色瞬间铁青,一把甩开林晓婷的手:"你他妈脚踏两条船?" "不是的!浩哥你听我解释..."林晓婷慌了神,恶狠狠地瞪了周明一眼,赶紧追着张浩出去了。 这场闹剧让周明在营业厅一战成名。到下午收盘时,已经有不下二十个股民来向他请教股票。周明趁机推荐了几只未来涨幅不错的股票,但都强调要"自己判断风险"。 收盘后,老陈非要请周明吃饭。饭桌上,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透露自己是本地一家建材公司老板,想投资周明的"电脑生意"。 "小周,我看人很准。"老陈给周明倒了杯啤酒,"你这样的年轻人迟早成大器。我想投五万块,占股30%,怎么样?" 周明心中一动。五万在1997年不是小数目,但他的计划远不止二手电脑这么简单。 "陈叔,实不相瞒,我真正想做的是互联网。"周明放下筷子,"电脑生意只是积累第一桶金。如果您真想投资,等我的网吧管理系统出来后再谈如何?" 老陈若有所思:"互联网...就是那个信息高速公路?我听市里领导提过,但具体能干啥真不清楚。" "简单说,就是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周明尽量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就像现在的电话网,没有它生意就没法做。" 老陈将信将疑,但还是留下了联系方式,表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 回到家,周明发现父亲罕见地早早下班,正在客厅看报纸。 "爸。"周明打了声招呼,准备回房。 "等等。"父亲放下报纸,"听说你炒股赚了不少?" 周明心头一跳。父亲怎么知道的? "今天遇到教育局刘科长,他老婆在证券公司工作。"父亲解释道,"说你十天赚了八千?" 周明松了口气:"差不多吧。长虹这只股票我看准了,应该还能涨。" 出乎意料,父亲没有训斥他"不务正业",而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陈叔叔——就是我市政府那个同学,今天打电话说,北京有个金融工作会议,提到国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周明惊讶地看着父亲。前世父亲对股市一直持负面看法,认为那是赌博。 "明明,爸知道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父亲罕见地用昵称称呼他,"但股市风险大,见好就收。" "我明白。"周明点头,"爸,我打算报清华计算机系,您觉得呢?" 父亲沉默片刻:"分数够吗?" "603分,去年清华在咱们省录取线是595。" "那就试试吧。"父亲站起身,拍了拍儿子肩膀,"北京我有个大学同学在发改委工作,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找他。" 这一刻,周明感觉父亲看他的眼神不再是看一个孩子,而是平等的成年人。这种转变让他心头一暖。 晚上,周明接到苏雨晴的电话,说她已经开始设计网吧管理系统的架构,约他明天去师大详谈。 挂断电话,周明翻开笔记本,在"商业计划"一栏写下: 1.网吧管理系统(短期) 2.电脑配件批发(中期) 3.互联网服务(长期) 又在新的一页写下"人脉资源": -苏雨晴(技术合伙人) -老陈(潜在投资人) -父亲同学(政府关系) 最后,他看了眼日历,在8月15日上画了个红圈——那是前世四川长虹股价突破30元的日子。按照目前走势,他的两万元本金将变成七万左右,足够在北京开始新的征程。 窗外,1997年的夏夜繁星点点。周明知道,这个夏天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而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