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抉择-《争魏杨峥》
            
            
            
                
    第(1/3)页
    战争结束了。
    但只是暂时。
    “郭淮不会放过某,司马家也不会放过某。”夏侯霸精神萎靡道。
    朝廷的诏令,永远是悬在头顶上的利剑。
    现在是召回,下一次直接罢免,夏侯霸这个卫将军和秦州刺史就当到头了。
    没有这些官衔在身,金城、陇西诸将会听他的命令吗?
    何晖的背叛,不仅伤了他的人,    也伤了他的信心。
    而其他的几个将领,无一不是有深厚背景。
    就算夏侯霸想造反,这些人也未必会跟随。
    杨峥心中暗自警惕,幸亏自己早有准备,西平诸将要么是从底层拉起来的,要么有姻亲之盟,    几场大战后,对杨峥服服帖帖。
    “司马懿肆意妄为,秉持朝政,    莽卓之志已显,将军身为夏侯氏之宗主,国家勋贵,乃大魏之柱石,可暗中联络忠志之士,结为外援,威压洛阳!”
    通过此战,杨峥也看出来了,忠于曹魏之人还是很多的。
    司马懿这条路并不那么好走。
    其实若不是曹爽太心急,用人不当,司马懿能有机会?
    即便到了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携皇帝东走许昌,    联络淮南,司马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皇帝刀兵相见吗?
    只能说曹爽愚蠢,    而司马氏动手之前,    也是算死了曹爽贪图安逸的懦弱性格。
    但这天下终究是曹魏的。
    失去人心的是曹爽,    而不是曹魏。
    “此策倒是可行,但救缓不救急,    若我没猜错,朝廷的下一封诏令马上会来。”鲁芝一句话就打消了杨峥的念头。
    金城距离洛阳千里之遥,想要有所动作,就必须穿过邓艾、郭淮的防区。
    “请鲁公教我!”夏侯霸向鲁芝拱手施礼。
    鲁芝回礼,“将军不妨以退为进,先一步请罪于朝廷,去卫将军之虚,夏侯都督在洛阳,朝堂公卿应有人为将军仗义直言一二,而司马太傅心腹之患在豫州刺和扬州都督王凌,只要将军守住秦州刺史之实,便可静观其变。”
    夏侯霸“嚯”的一声站起,勃然变色,“司马懿乃国贼,要某向他请罪?某宁愿死在刀剑之下!”
    鲁芝脸色为难给杨峥使了个眼色。
    杨峥又给夏侯芷递了眼色。
    “叔祖这是何必?大丈夫能屈能伸,昔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一时之忍让,只为日后之长远。”夏侯芷殷切劝道。
    然而夏侯霸的脾气上来,谁也拉不住。
    也可能他对未来真的灰心丧气了。
    “我夏侯氏为大魏名门,    父辈英雄一世,我夏侯霸虽无能,却也不敢折辱父辈名声,伏于老贼胯下,徒为天下笑!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须多言!”夏侯霸脾气上来,须发皆张。
    人的性格决定了命运。
    曹爽如此,夏侯玄如此,看来夏侯霸也是如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