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这些碎布,并不是说布料就行了,有三个要求,其一是必须得有人用过,其二必须是陈旧的,其三颜色不能过于鲜艳。 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一样东西,那便是颜色比较浅的旧衣服。 我把这一想法说出来时,那陈忠国一口气应承下来了,说是他去找村民们的旧衣服。 按照我的想法是,肯定得去找村民,然后再找那些村民们要旧衣服,谁曾想到,他压根没去找那些村民,而是径直朝村民们家走了过去。 不到几分钟时间,数十件旧衣服便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大致上扫视了一眼,这些衣服都颇为陈旧,颜色偏浅,以黑色跟灰色为主色,剩下的都是墨绿色、咖啡色,整体来看,这些衣服都符合那三个条件。 当下,我也没再犹豫,便跟吴克用打了一个商量,让他在这守着江小燕的遗体。 那吴克用估摸着是知道离入殓的时间有些紧,点点头,也没说话。 见此,我哪里敢耽搁,带着诸葛晴明、诸葛思锦以及陈忠国急匆匆地朝后山跑了过去。 到了后山,我们一行几人,爬树的爬树,递衣服的递衣服,大概花了十分钟的样子,数十件衣服,愣是我们几人悉数挂在后山的树上,咋一看,整个后山宛如晾衣场似得。 当我们一行人回到村子时,时间是下午4点56,离五点的吉时仅仅只差了四分钟。 我们几人一商量,这入殓肯定得有人主办,而这主办的人选,让我们几人一阵为难。 按道理来说,江小燕临死之前,把这丧事交给我了,得由我来捣鼓入殓的事,但按照入殓的习俗来说,得有长者来捣鼓入殓。 而在场有三个抬棺匠,陈忠国年龄最大,诸葛晴明次之,我最小。 这么一算,我年龄最小,肯定不能替死者入殓,会显得不够尊重死者。 我把这一想法跟他们俩一说。 哪里晓得,陈忠国却说,所谓的长者,不能按年龄来算,得按照身份,用他的话来说,诸葛晴明所在的诸葛世家有着几千年的底蕴,最合适入殓。 而那诸葛晴明却说,不能按照以前的身份,得按照现在的身份,又说啥,他现在跟着我混,还说啥我是南方抬棺匠的掌舵人,由我来最合适。 听着他们俩的话,我特么当真是一脸的郁闷。 不过,令我想不明白的是,他们俩为什么这么反感帮着江小燕入殓? 第(2/3)页